PCR平臺包括:普通PCR和熒光定量PCR(qPCR)平臺。qPCR又包括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數字PCR(digital PCR)。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用于擴增核酸分子,是各種基因工程的基礎、臨床分子檢測常用手段。
qPCR技術通過熒光信號分子與核酸分子的結合,產生熒光信息,用于分析特定序列的核酸分子。
利用油包水生成技術,將PCR反應體系平均分割成數萬納升級的微滴。每個微滴中均可進行獨立的熒光PCR反應,實現了對低頻信號的富集。與qPCR相比,可以實現更加靈敏的檢測。同時,dPCR的定量不再依賴Cq值,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定量。可用于低頻突變,拷貝數變異,融合基因檢測等應用需要。
Sanger法基因測序技術是經典的直接測序方法,具有測序片段長、精度高、成本低等突出特點,仍是目前許多醫學檢測技術的“金標準”。可適用于對已知突變位點的驗證、單基因疾病檢測、SNP分型等多種應用場景需要。
Ion Chef 平臺可實現文庫的自動化制備,減少人為干預影響。而 Ion Torrent S5 Prime作為新一代測序技術平臺,具有高準確性、高通量、高靈敏度等突出優勢,可以滿足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在處理大基因組或者復雜樣品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熒光原位雜交(FISH)通過熒光信號分子與核酸分子相結合,產生的熒光信息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并記錄。通過不同的熒光標記可直接顯示染色體、DNA片段及基因之間的相對位置,并可進行定量分析。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是目前檢測基因融合重排和基因缺失擴增的“金標準”。
超高分辨率熒光顯微鏡是一類利用光學原理或光學元件,通過計算機后期合成,將熒光顯微鏡的分辨率提升至超越光學分辨率極限的一類光學顯微鏡,可達到50nm水平;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是集成激光掃描裝置、熒光檢測系統和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所形成的顯微鏡,它檢測的是樣品中表達或者標記的熒光信號,從而可以對組織、細胞及其大分子進行定性、定量、定時和定位分析檢測;多光子激光掃描顯微鏡采用波長較長的紅外激光,能量脈沖式激發,該顯微鏡更能解決生物組織中深部成像的問題。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利用電子束和電磁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超高倍放大成像的儀器,分辨率可達0.2nm。
? 透射電鏡常用于分辨細微物質結構
? 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用于觀察固體表面的形貌
流式細胞術是以流式細胞儀為檢測手段的一項能快速、精確的對單個細胞(或生物學顆粒)的理化特性進行多參數定量分析和分選的技術。該技術所使用的流式細胞儀是集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流體力學、激光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細胞熒光化學技術及單克隆抗體技術為一體的一種新型高科技儀器。
從蛋白質成分組成、三維結構、蛋白質相互作用等多角度進行檢測分析。可進行各種靶標蛋白功能研究以及藥物篩選和優化等
? 串聯質譜可高通量地分析多肽序列,適合于蛋白質組的分析,或檢測特定的多肽片段;
? 晶體X光衍射平臺可提供高分辨率的蛋白質三維結構;
? 染色質免疫共沉淀平臺和生物膜層干涉平臺可用于檢測生物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包括氣相色譜(GC)、高效液相色譜(HPLC)和質譜平臺(MS)能夠進行各類小分子的監測和分析。免疫化學發光平臺、免疫組化平臺(IHC)和免疫熒光平臺(IF)能夠利用特異性抗體,對各種抗原分子進行檢測。在臨床檢測和科學研究中有廣泛用途。
玉安康瑞與劍橋大學醫院、劍橋病理醫生集團以及國內權威病理和臨床專家及團隊進行合作,建立了針對復雜癌癥和神經疾病的國際遠程會診平臺,可進行病理會診、多學科會診、疑難病例咨詢、二次診療意見等遠程診斷和醫療咨詢服務,同時也為國內外的病理和臨床醫生、醫學研究者提供無時間與空間限制的臨床和學術交流、疑難病例討論、遠程教學等平臺。
平臺具有中英文雙系統,專家可利用漢語和英語進行遠程會診和溝通。針對疑難病例難以確診,或是對檢測結果有疑問,或是現有治療方案效果欠佳的患者,可提供國內外權威專家的個體化咨詢、會診,可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通過精準診斷和提供最優化的治療干預方案,可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有效減輕患者的后續醫療負擔。